龙泉市位于浙江西南,浙闽边境。境内层峦叠嶂,襟带众流。其自古人文昌盛,青瓷、宝剑名震四方,是“译马要道,商旅咽喉”,亦有“处州十县好龙泉"之谓。
龙泉风光叶涛殿试巧答“木公木母”龙泉地区人杰地灵,在北宋年间,龙泉东乡有位青年,名叫叶涛。他颖敏好学,博览群书,通今博古,经史子集了如指掌。其诗文,重视辞藻,奇情险旬,清雅绝俗。
神宗熙宁六年,他因家境贫寒,只好跋山涉水,经过三十多天走山路,绕小道,晓行夜宿,才到汴京应考。考试之日,叶涛思路大开,洋洋洒洒写出了上万字的一篇《治国理政论》的文章,深得考官赏识。
后来终于金榜题名,中举进士。考官将前五名才华出众的进士考卷,呈递皇上审阅。
宋神宗见了叶涛的文章,文采清新,字迹劲秀,对治国理政独具见解,洋洋万言叙述有序,顿时龙颜大悦,心想:
此人文才过人,不知口才如何?不妨诏他进殿面试。即对考官说:“朕诏叶涛明晨上殿面试。”
次日早朝,考官带领叶涛上金銮殿叩见皇上。
神宗问:“叶涛,你上京赶考,是走驿道,还是抄山路而行?”
叶涛回答:“愚生从山路而来。”
宋神宗又问:“你有否见过木公和木母?它们如何?”
叶涛才思敏捷,当下已知皇上含蓄隐晦的问意,不加思索脱口而出:“愚生见到木公正傲霜,木母乃含苞。”
宋神宗一听,不由得暗暗吃惊,情不自禁叫道:“答得妙,好口才。”心想此人确是奇才。随后便封他为朝廷的秘书郎。
旁人听到“木公木母”,多半不解其意。原来宋神宗以暗语相问,问叶涛来京时当是何时节?涛却用隐晦之词,正确答出所问之意——木公合为“松”,松正傲霜,乃是秋末初冬时。木母加“人”即为“梅”,梅花含苞,亦是秋末冬初时节。
叶涛任秘书郎时,谱心辅佐宋神宗治国理政,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改革政务,颇得臣民赞颂。他常与王安石、苏东坡等一起吟诗作对,谈论政体改革。宋神宗在御座屏风上书写着:“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来表彰他俩。何琬亦是龙泉人,同时中举进士,名列第七。
(宋)叶涛《望旧庐有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龙泉县志》收此逸事。
ps:本号现开通私信自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