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剑又名龙渊剑,是中国古代剑类的“名牌”,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开创。剑虽为不祥之器,但古人却一直把龙泉剑视为高洁之剑、君子之剑。
除了宝剑以外,龙泉还有一个著名的产物——龙泉青瓷,即便是不了解瓷器品类的国人,听到这个名字也会觉得如雷贯耳。
龙泉窑三足炉宋
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龙泉青瓷,既没有彩瓷的浓艳与奢华,也没有白瓷的孤高与离尘,只是含着一抹含蓄缠绵的微笑,静静地立于人世之外。
龙泉青瓷釉质肥厚莹润,釉面如冰似玉,明亮光洁,通透如一汪清水。那种难以捉摸的青色,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元
南宋时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更是将青瓷推向顶峰。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
梅子青,釉层厚而透明,釉色莹润如玉,温润泽和,远看如树枝上挂着的梅子,“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故得此名。
瓷器的梅子青其实与青梅并不同,“它重嫩不重青”,它在青色调里渐渐揉进蓝色调,正是,“让蓝欲言又止,一副羞羞答答的模样”。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宋
除此之外,龙泉青瓷之美还在于其器物的造型囊括瓶、觚、罐、壶、碗、盘、杯、碟、灯、洗、砚等,大者尺,小者寸,或日用,或陈设,诸器无不匠心独运,制作精巧。
器物高矮长短比例谐调,实用功能与审美理念有机结合,天衣无缝。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宋
即便以现代技术,烧造龙泉青瓷也不是什么易事。采土、揉泥、拉坯、晾坯、修坯、素烧、釉烧……即便只说最后的两道,也要30个小时左右。
所以一件达到宋代要求的龙泉青瓷,即便是现代所做,往往也是费时费工的珍品。那么,这些精美的龙泉青瓷应该如何鉴定和欣赏呢?小编教你三招,看好啦!
一、釉色龙泉窑青瓷的釉色极为丰富,皆浓翠莹润,有恰似青梅色泽的梅子青;有粉润如玉、半透明的粉青;还有青中泛黄,釉面光泽较暗的豆青。
其青釉釉面滋润而无浮光,釉汁极少有流淌,釉色精美,呈色稳定,釉面没有开片。龙泉窑的釉属于石灰碱釉,流动性差,有较强的玉质感,在放大镜下可见大量均匀密布的微小气泡。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宋
一般来讲,北宋早期龙泉窑瓷器的釉为淡青色,釉层透明,表面光亮。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釉为青中带黄,釉层薄,并有较多的开片。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釉色青翠,极少开片,没有流釉现象。
二、胎质龙泉窑生产的瓷器一般胎色发灰,胎质缜密,胎体细薄匀实,但不同时期生产的产品,特征各不相同。北宋早期龙泉窑的胎较为厚重,淘炼不纯,但质地坚硬。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胎呈灰色或淡灰色,胎壁薄厚匀称,胎面光洁。
南宋前期龙泉窑瓷器的胎壁较厚,胎体中氧化铝的含量较低。南宋后期龙泉窑瓷器的胎质坚硬细腻,玻化情况良好,胎色白中泛青。
而同时期的龙泉黑胎青釉瓷器的胎比历代龙泉窑瓷器的胎都要薄,胎质细密坚实,多数呈灰黑色,少数呈黄色或砖红色,胎质松而轻。
三、纹饰北宋时期,龙泉窑生产的瓷器,其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纹饰上多为莲瓣纹、变形云纹、水波形堆纹。北宋中晚期则以团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为主。
南宋前期龙泉窑瓷器装饰手法以刻花为主,划花次之,蓖纹越来越少,以云纹、水波纹、蕉叶纹较为常见。南宋中晚期已无纹饰,以青玉般釉色取胜。
来源丨华人收藏圈、收藏马未都
编辑|中国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