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博圈(ID:wenboquan0)
0年4月日(星期一)■人社部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李群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文旅部编制红色旅游景区大数据分析报告
■国家重大举措!海南将成文物艺术品交易热土!
■国家文物局文旅部: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
■国家文物局: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3.6万多处
■国家文物局通报文博人才培训基地运行评估结果
■北京市文物局叫停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游览
■国丝服饰论坛国丝汉服节,即将举办!
■讷河市文物局正式挂牌
■三星堆商标被抢注超00个
■湖北省博物馆上演弘扬抗疫精神编钟音乐会
■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史博物馆开馆
■黄河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定了,占地35亩!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预计7月日开馆
■《妙手文心——南京博物院藏竹木牙角珍品特展》南博开幕
■《剑出龙泉——0年龙泉宝剑精品展》浙博展出
■《盛世元音——中国昆曲艺术文化展》南京瞻园开展
■《故宫·故乡·故事——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
■《超越:宜昌书画家入藏作品展》宜昌博物馆开展
■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山西发现一口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天津发现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属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仅见
■郑州闹市发现四座古墓
人社部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李群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了解更多:中央决定:李群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文旅部编制红色旅游景区大数据分析报告为配合建党00周年主题活动,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编撰出版了《红色旅游景区大数据分析报告》,全书共计44万余字,配图余张,涉及.7亿条数据。
红色旅游景区在传承中华 传统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报告遴选了50家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网络评论数据,整合网络引擎搜索数据、30投诉数据、网络舆情数据等多维度数据源,通过语义分析,从“游览体验”“创新创意”“主题设置”“基础设施”“持续发展”等八个维度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为景区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近年来,信息中心发挥技术优势,依托部综合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景区网评大数据分析系统,按年度编纂出版全国5A级景区网评数据分析报告。此次报告是在历年编写的全国5A级景区网评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推出的年度专题报告,力求通过详实的社会网络大数据,为红色旅游资源挖掘提供技术支持,为红色旅游景区制定开发方案和谋划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国家重大举措!海南将成文物艺术品交易热土!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4月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提出五大领域条具体措施,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加快培育国际比较优势产业,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其中,涉及文物行业的内容有:支持建设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引入艺术品行业的展览、交易、拍卖等国际规则,组建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艺术品和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可交易文物提供开放、专业、便捷、高效的国际化交易平台。鼓励国内外知名拍卖机构在交易中心开展业务。推动降低艺术品和可交易文物交易成本,形成国际交易成本比较优势。在通关便利、保税货物监管、仓储物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放宽文物行业领域准入。对海南文物商店设立审批实行告知承诺管理。支持设立市场化运营的文物修复、保护和鉴定研究机构。鼓励海南大力发展医疗、康养、文化演艺、文物修复和鉴定等领域职业教育,对仅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批以及技工学校设立审批,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国家文物局文旅部: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国家文物局: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3.6万多处
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我国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00万件/套。
“十三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共实施6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保护项目,0年已批复近00项。
国家文物局表示,我国革命文物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提升,中办、国办首次出台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全面确立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革命文物展示展陈渐成体系,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接近94%,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家,“十三五”时期平均每年推出革命文物展览4余个。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时间节点,推出系列主题展览。
不少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民众出游的重要选项和网红打卡地,年轻人成为红色旅游热的主力军。文化和旅游部计划遴选推出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山东沂蒙山区创新红色研学模式,依托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成一批红色旅游景区。
革命文物的保护也在助力脱贫攻坚,04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6亿元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红色资源成为井冈山、瑞金发展的金名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助力5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有效推动当地民生改善。
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规模和热度不断攀升,09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超过4亿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超过4亿元。(工人日报)
国家文物局通报文博人才培训基地运行评估结果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基地运行评估结果的通报》具体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等3家培训基地评为A级,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5家培训基地评为B级,山西警察学院评为C级。
二、从本次评估情况看,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基础设施完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培训基地管理机构健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西北大学、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工作。
三、请各培训基地加强交流,发挥优势再提高,检视不足补短板,以评估促管理、促改进、促建设,积极主动开展文博人才培养工作,为文物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市文物局叫停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游览
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发布《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保护范围内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体验项目的复函》,不同意在八达岭长城保护区划内实施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体验项目。
市文物局表示,延庆区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关于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体验项目的请示》,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核,鉴于所报项目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整体景观风貌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不同意在八达岭长城保护区划内实施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体验项目。
国丝服饰论坛国丝汉服节,即将举办!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讷河市文物局正式挂牌
7日上午,讷河市文物局在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进一步提升全市文物管理和保护职能,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讷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青春出席仪式揭牌。
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按照上级机构改革工作部署,讷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正式加挂文物局牌子,进一步提升原有文物管理所职能,负责全市文物事业管理,协调、指导部门对全市文物进行管理、保护、研究等工作,促进讷河市文物事业健康发展。
三星堆商标被抢注超00个
4月6日,“三星堆”相关的商标被抢注的消息引起热议。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称,三星堆博物馆聘请了一个专门的商标事务所处理商标事宜,前期博物馆只是注册了一部分“三星堆”商标。早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刚发掘时,很多商家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竞相申请“三星堆”相关商标。企查查知产信息显示,目前共申请超00件“三星堆”商标,涵盖布料床单、皮革皮具等多个商标类别。其中最早的一件“三星堆”商标,是由四川省广汉市宏南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于99年申请的第号商标,该商标为4类,主要服务于粗毛呢,目前为已注册状态。点击图片了解详情湖北省博物馆上演弘扬抗疫精神编钟音乐会
4月8日,“浴火重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编钟音乐会”在湖北省博物馆连演4场,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音乐会,为涅槃重生的中国,为满血复活的湖北、武汉,为受疫情影响的所有人祈福。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称,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全新编排、精心打造了本场音乐会,力求让传统音乐文化与当今伟大抗疫精神相互融合,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抗疫精神。
音乐会以编钟歌乐《文博战疫》开场,通过记录文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疫情期间坚守岗位、 防控和服务社区的感人事迹,及全国文博单位支援湖北抗疫的善举,反映了文博人众志成城、防疫抗疫的精神风貌。
据了解,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外地援鄂医护人员、志愿者可免费入场观看本场音乐会。
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史博物馆开馆
7日,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史博物馆开馆。新校史博物馆历经3年多精心打造,融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史、校情教育于一体。校史博物馆内展示档案、文物和珍贵文献近件(套),照片00余张,影音资料0余段。今后这里将成为学校办学成就与文化传统的展示窗口、爱国荣校教育的生动课堂、联系广大海内外校友的精神家园和中外社会人士了解上海交大的重要平台。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图片:新闻晨报周到上海黄河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定了,占地35亩!
4月6日,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万众瞩目的黄河国家博物馆设计方案定了!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郑州,将重点聚焦于5多公里的黄河流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生态演变等。由gmp建筑师事务所主笔设计的博物馆建筑方案以蜿蜒曲折的水岸景观为原型,从城市设计与空间营造两方面着手,打造象征自然环境与现代文明交汇的桥梁。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我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打造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核心板块,推动“文化旅游+”,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郑州市也明确提出,到05年,构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两带一心”城市文化大格局初具规模,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建成,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相映成辉,系统研究、展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据了解,博物馆位处郑州北部,将成为新规划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大亮点。项目总占地面积的35亩,总建筑面积0万平方米,投资约9.3亿元。兴建黄河国家博物馆,无疑将推进黄河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传承作用。
建筑主体如一方磐石由堤岸山峦中孕育而出,流线型外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曲折多边形的建筑体量缓缓起伏,跨越公园中的曲流。绿化屋面设计将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延伸至屋顶平台,访客在此享有非凡的观景视野,向北一览雄浑壮美的滔滔黄河,向南远眺优美的郑州城市天际线。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沉稳坚实的外立面设计,俨然一面可抵挡汹涌激流侵袭的护墙。
从方案看,建筑内部延续外部设计和用材理念。建筑主体的外挑结构横跨景观水岸,访客主入口设在其下方。曲折的外墙做出流水冲刷的观感,黄铜金属吊顶贯穿主要参观路线,在视觉上引导访客前行。博物馆按照建筑功能划分,北侧为主展陈区,南侧为服务教育区及档案室、图书馆等配套设施。总共4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将通过四个主题展区全面揭示黄河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风貌,另外设有丰富的临时展览与互动体验区。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预计7月日开馆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预计今年7月日正式开馆。
据悉,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于07年9月5日开工,整体建筑高度39.4米,造型沿中轴对称布局,中央建筑立面以连续柱廊贯穿,比例设计经严格推敲,中央公共大厅呈弧形退后,与主广场呈现出环抱姿态,寓意拥抱大青山,缅怀大青山革命历史先烈。建成后的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将作为具备展陈内蒙古革命历史、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历史、专题国防教育和专题民族团结展览等功能为一体、国内 的综合性革命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展览
《妙手文心——南京博物院藏竹木牙角珍品特展》南博开幕
竹木牙角器是以竹、木、象牙、犀角为质,施以雕刻而制成的器物。这类器物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明中期至清代中期(6—9世纪)江南地区,是竹木牙角雕名家辈出、大放异彩的全盛阶段。中国传统的竹木牙角雕所承载的江南器具文化,构思于江南士人寄兴山林、以淡泊冷逸作为审美追求的文化精神,成就于江南匠人细腻的心智与灵巧的双手,将文人的情思与手中的刀具汇为一体。通过构思之奇特、立意之高逸、雕刻手法之巧妙,让竹木牙角作品精美自然而富有神韵,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日常生活中担当重要的角色,不仅开创出中国式的文人雅致生活,而且引领社会风尚,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悉,展览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珍宝馆展出至月0日。《剑出龙泉——0年龙泉宝剑精品展》浙博展出
自07年起,浙江省博物馆与龙泉市人才联合会特色工艺美术专委会达成合作关系,为龙泉宝剑搭建文化交流、传承创新的平台,进一步开辟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新途径、新形式。连续举办的“剑出龙泉——龙泉宝剑精品展”系列展,显示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的传承有序,体现出当代“龙泉宝剑”的精华与风貌。此次展出的龙泉宝剑,汇集了当代4位铸剑名家的刀剑精品。许多艺术品收藏级别的宝剑是完全按照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是龙泉剑中的精品。相信这次展览一定会给广大观众带来一次鉴赏的 机会。
据悉,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到5月3日。
《盛世元音—中国昆曲艺术文化展》南京开展
4月9日,“盛世元音—中国昆曲艺术文化展”在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开展。
此次“盛世元音—中国昆曲艺术文化展”南京站,在被誉为“金陵 园”的瞻园展出。将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布展。由昆曲的历史、昆曲的文化和昆曲的剧目以及昆曲与南京四部分来介绍昆曲的发展,向大家展示昆曲的艺术。展览展出至6月0日。
《故宫·故乡·故事——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
4月3日,《故宫·故乡·故事——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展览中取养心殿、圆明园、避暑山庄三景,辅以清时宫中行、住、赏等黄花梨、沉香家具、香器摆件,呈现宫中典雅华贵的场景,步入展厅仿若能走进屋室主人的天地。展览截止7月3日。
《超越:宜昌书画家入藏作品展》宜昌博物馆开展
0年4月9日,由宜昌博物馆主办,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宜昌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超越:宜昌书画名家入藏作品展》在宜昌博物馆一楼大厅开幕。展览展示本土 书画作品,打响“宜昌当代书画名家”文化品牌,为中国共产党建党00周年献礼。参展的0幅作品中,书法作品6幅,绘画作品59幅。展览至6月7日。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西周时期燕国的都城和始封地,现存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城内遗存和墓葬区。琉璃河遗址距今逾三千年历史,是目前北京地区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被誉为“北京城之源”。年,琉璃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00-年)》正式发布,遗址核心区村庄搬迁腾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琉璃河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首次在城内发现结构清晰、内涵丰富的成规模夯土建 址。09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重启了新时代琉璃河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工作。考古队在遗址内搭建了三维测控网,建立起琉璃河遗址考古信息系统。对遗址核心区和墓葬区开展了大面积的区域调查和系统勘探,新勘探出各类型遗迹数百处,进一步厘清了城址区的空间结构,大大加深了对墓葬区分布的认识。考古队还对城内的小型地面建筑、居址等进行了发掘,对城址南侧大石河摆动范围进行了调查,系统认识了大石河摆动对南城墙造成的破坏。城内西北侧发现成规模夯土建筑一处,夯土建筑目前揭露范围东西长约8米,南北长约6米。其夯土基础最厚处达.6米,为分块逐层夯筑,夯层厚约8-厘米,夯筑质量较好。夯土基础之上保存有多组墙体和若干柱洞,墙体 处残存0.9米,厚约0.4米,柱洞大小不一、使用方式不同。夯土建筑上可见至少四层人类活动面,墙体也可见修补痕迹,可知该基址历经至少四次废弃、再利用行为。基址建造年代不早于西周早期,废弃年代不晚于西周晚期,时间跨度较大。这一夯土建 址结构明确、层次清晰,对于研究早期建筑工艺、建筑结构和遗址兴衰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出土、采集了青铜环首刀、铜箭簇、玉玦、绿松石及石器、骨器、陶器等遗物数百件,陶片两万余片,表现出本地燕文化、周文化和商文化多种文化因素特征。同时,考古队利用科技考古手段,对发掘出土的自然遗物开展了植物考古分析,出土炭化植物种子包括了粟、黍、小麦、大豆、大麦等,反映出琉璃河先民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现场负责人王晶说:琉璃河遗址本次新发现的夯土建 址等级较高,符合西周早期诸侯国的等级地位,不但印证了文献中关于“周初封燕”的史实,更为我们研究早期国家治理水平和等级制度提供了新的材料。遗物中表现出的中原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与出土器物中北方草原特征的遗物,共同体现出琉璃河遗址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早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间的重要桥梁。山西发现一口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 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一口九边形木构水井,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根据木构件测年数据等,综合判断它的砌筑和使用年代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
发掘现场。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这口古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洪城北路东侧,北距平坦垴战国古城遗址北墙米。09年月,它在棚户区改造施工过程中被发现。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抢救性发掘项目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正式开展联合考古发掘。
古井内出土的木构件。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井壁搭接结构。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郑海伟介绍,古井上部结构已无存,他们采取二分之一解剖分段下挖的发掘方式,弄清了古井结构及井内层位。
古井内出土的铁锛。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井栏复原模型。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此井为平面九边形的木构支护结构,深9米,上口内径4.5米。井壁四周由两端加工成原始榫卯结构的柏木相互搭接成闭合的九边形后逐层垒砌,为增强稳固性,垒砌过程中榫头朝向逐层更替,现存38层。
古井内出土的一个木构件。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古井内出土的一个木构件。图片来自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郑海伟说,根据现场分析推测,此井的砌筑工艺是自上而下分段砌筑:即下挖一定深度,进行支护,随后再下挖、再支护。井内出土大量筒板瓦残片及木构件,推测当时井上方有井栏、井亭之类的建筑物,经过拼合实验可以复原出井栏的砌筑结构。
“九边形的构造颇为奇特,砌筑工艺考究,木构件中的槽口榫、企口榫等是现存较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实物,它的发现对古井砌筑工艺、早期木构建筑的研究,以及平坦垴战国古城的史料补充都有重要意义。”郑海伟说。(新华网)
天津发现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属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仅见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天津发现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属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仅见。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00年月组队,启动该市以蓟州为重点的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通过3个多月的野外艰苦工作,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的调查队共复查9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3处8个地点尊石刻、摩崖造像,新发现3处个地点37尊石刻、摩崖造像,基本摸清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文物资源的家底,为后续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复查和新发现以辽代石刻造像为主体,总量接近尊,主要分布于蓟州区盘山东麓千像寺遗址和正法禅院遗址周边的孤石或崖壁上,造像均为线刻,个体大者米多,小者仅60厘米左右,如此规模、数量的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在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中尚属仅见,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和 性。(中国新闻网)郑州闹市发现四座古墓4月7日,郑州市文物部门在市区完成一处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魏晋时期墓葬两座,唐代墓葬两座,四座古墓修建考究。考古人员在其中一座唐墓墓室上方发现直径近米的盗洞,盗洞内出土有元代的瓷碗、瓷罐等,推测其在元代就已遭盗扰。航拍该处古墓葬 韩章云 摄(图文:国)
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该处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王鸿驰介绍,从外观上看,魏晋时期墓葬总长约0米,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还有一座墓带有耳室。唐代墓葬总长约5米,墓道、天井、甬道、墓室组成。考古人员发现,四处墓葬在历史上都遭受了严重的盗扰。在其中一座唐墓的墓室上方,发现了直径近米的盗洞,盗洞内出土有元代的瓷碗、瓷罐等。对此,王鸿驰表示,可以看出该墓葬在元代就已经过盗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