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位于崇信县城以北一公里处,原名殿子坡,亦名芮谷,因其山形如凤翥故曰凤山,地处汭河北岸,据初步考察,元朝此山就有寺庙,凤翥山上有泉,泉在磬石古柏之下,柏形如龙,文人雅士称“古柏龙蟠”,因龙伏于泉故称龙泉寺。这里水流淙淙,树木葱郁,鸟鸣婉转,曲径通幽,俨然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龙泉寺以山闻名,以泉著称。一年四季水长流不涸,即使大旱年间,泉水亦然悬出盈池,漫流河谷。泉水中偏硅酸、钾、钠、镁、锶、锂、碘、锰、锌诸矿物质含量极丰,已测定者多达40余种,为矿泉水中上品,洗则润肤明目,饮则提神爽气,人谓此水为健身强心,延年益寿之“圣水”、“仙露”。
县志载,芮谷山环水抱,怪石嶙峋,苍松挺秀,古柏参天,为名胜地矣。明嘉靖32年,邑令柳仲庭七绝《龙泉寺》中写道:“龙泉山半古佛堂,流水潺潺绕后廊,人道蓬莱无处觅,谁知仙境在斯方。”
知县武全文以八景括之:
莲台晓日台在寺东1里处,层峦叠翠,望之如莲行,登台观晓日之出,霞光辉映,气象万千。圣母灵湫在此。原有三台,今存其一。
高塬秋风寺东、西各一原,势如左右掌,登临鸟瞰汭川,一览无遗。崇山红叶,汭川白芦尽收眼底。西有纵游原、观汭峰,东有望远陵、登高坪,俱为远眺之基。
芮谷烟霞寺东建有公刘庙,西为芮谷庄,石崖刻有“芮谷深处”四字,字大如斗,笔势遒劲。夏季之晨,常有薄雾从芮谷漫出,流烟飞霞,气象壮观。
双桥步月桥长约9米、宽约4米,横挂于山腰,南接灵官楼,北通三清洞,原名遇仙桥,后更名双桥,取慈航普渡之意。
古柏龙蟠在“芮谷深处”悬崖石壁上有一古柏,势如飞龙腾空,树冠倒悬扑地,形似渴蛟饮涧,瞰视着“贯珠泉”垂涎,凌空流烟飞雨,犹如游龙吐水。枝干遒曲盘旋,恰如虬龙蜿蜒于峭壁,鳞甲森然。
瀑珠听雨西崖高百尺,势如倒悬,下有深泉,水极清冽。崖上水注如泻,落入泉中,上下相激,泼银溅玉,声如贯珠,似山雨急来,让人如听仙乐。
秋池霖雨池在坡下,面积不广,池水空明如镜,终年不冻,满而不溢。据传,乡人祈雨辄应。知县武全文感其恩泽,题曰“灵应湫”。《芮谷志》中《芮谷诸胜》一文记载:“渡溪而北山麓,灵湫涌出,深阔各数尺许,祈雨辄应,土人立碑祀之”。
灵沼鱼化池深五尺许,水从石缝出,积而成泉。泉水清冽,藻荇摇曳,蓄养五色鱼于其中,欣游浅底,穿行其中,怡然自乐,活泼可爱,堪称一景。
龙泉寺经历代前人修建,除八景之外,尚有旷观台、观汭峰、古槐峰、纵壑林、迷溪林、密林渡、横蹊渡、柳盖亭、幕石洞、石穴藏书、更上坂、摩云顶、碣石峡、盘石蹟、振衣岗、石柱峰大小几十个风景点。听雨崖前建有晴雨楼一座,取唐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意,供骚客游人品茗休息,是品茶听雨的最好去处,这座陇上名胜,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来源:龙泉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