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浙江采编中心融媒体记者易俊青毛博会张玉莲 “为了实现‘污水零直排’,我们花费万元用于管道建设及污水处理设备投入,污水日处理能力在20吨左右,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而且为企业日后扩建留下了空间。”日前,浙江龙之星压缩机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叶源自豪地介绍起了企业的“污水零直排”情况。去年以来,为帮助企业实现“污水零直排”,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主动上门对接,并邀请相关专业检测单位对范围内企业进行管网检测,为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实行全程跟踪式服务。“我们在环保方面还是不够专业,前期开发区帮我们摸排梳理,后期设备投入使用后,又帮我们重新调整日常检查的项目内容,让我们得以顺利通过环评验收。”叶源说。近年来,龙泉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截污纳管三年行动计划”。年以来,已累计投资2.1亿元,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造31.2公里,疏通排水管道公里,改造雨水管道11.4公里、污水管道19.3公里,两年间创成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5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3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1个。锦溪镇自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来,全面治理生活污水,开展全流域系统治理,实现了“治水造景、以水富民”的华丽蝶变。生态好了,游客随之增多,村民们在家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卖起了生态农产品,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我们村充分利用治水红利,种植果林,发展中蜂养殖业,既带动了绿色产业发展,也推动了扶贫增收。”家住黄永村的村民叶根娥说,今年,他们家仅靠养殖的箱中蜂,便能增收数万元。“污水零直排区”工程美了山村,富了村民,全新的治水理念也悄然植根于当地人们的心中。“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是‘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要义所在,只有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协调统一,才能高质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锦溪镇相关负责人这样说。而在查田镇,今年4月也启动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该镇对辖区范围内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雨污分离、控源治本。同时专门设立专属集中办公点,采取“边排查边施工、边督促边协调、边整改边销号”方式,提出“五管”“五晒”要求,即“破损要管、错接要管、混接要管、断头要管、淤积要管”及“晒进度、晒问题、晒经验、晒方法、晒亮点”,全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污水零直排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quanzx.com/lqsrk/1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