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丹寨县龙泉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统计现代化的工作要求,为提高村级统计工作能力,围绕“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精通”“填报不准确”“责任压不实”等四个难题。着力以“支部统筹,求真务实,应统尽统”为工作思路,建设有队伍、有场所、有培训、有双岗、有网格、有流程、有标准、有督查的“八有”村级统计工作阵地,为展良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有队伍
搭建以村支部书记主抓,村统计员负责日常工作,统计辅助员和综合网格员组成的村级统计队伍。
二有场所
按“村活动室条件较好的村单独建设、条件一般的村合并建设”原则,配备至少有电脑、有网络、有打印机的办公场所,打造制度上墙、岗位上墙、流程上墙的统计阵地。
三有培训
按政策变动培训一次、统计方法变动培训一次、人员变动培训一次、农业受灾培训一次的“四变四训”方式。由熟悉工作的统计员和统计辅助员培训,邀县镇两级统计业务骨干到村开展培训,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夯实农业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四有双岗
设置“AB岗”,由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懂农业的村两委成员担任统计员,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国家干部)担任统计辅助员。在统计工作上“职位双岗”、统计底表上“双签字”,确保工作不断档、数据不模糊。
五有网格
运用村“一导航双驱动三融合”设置的综合网格,由网格员具体负责对网格区进行统计,涉及到村集体经济产业由相应管理人员统计。
六有流程
按“统计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方式,层层签字上报,做到严格把关、层层审核、应统尽统。
七有标准
按“看、走、听、问”四步工作法,结合村资源基础、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制度和村近三年农业统计指标常见因素(如亩产量、出栏量)为参考,计算实数。
看具体,在农时节点和统计月、季上报前到山林田土、圈舍塘坊查看情况。走农户,结合日常工作,时常到农户家了解家庭变化和农业生产信息。听汇报,由村支部统筹,联动产业合作社例会、村民代表会议和产业发展会议等听取合作社、产业大户汇报。问实情,结合“看、走、听”情况以及村基本情况填写农业统计报表。
八有督查
按“抽样、比对、督促”方式,对每次上报数进行抽样核查、比对同类产业找差异、督促统计人员尽职责。
通讯员 胡霞
编辑刘珺珺
一审涂林念
二审张燕
三审陈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