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泉市新闻
龙泉市美食
龙泉市旅游
龙泉市地理
龙泉市人口
龙泉市资讯

美丽河湖建设龙泉这么做,造就瓯江山水仙境

千百年来,龙泉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拥水而美、居水而灵。怎样让龙泉溪的沿岸风光更加旖旎多姿?龙泉市提出三个方案:一是兴建留槎洲水上公园;二是进行河道疏浚,对城区两岸防洪堤进行兴建或加固,使城区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三是在龙泉城区下游春岙村兴建临江橡胶坝工程,形成人工湖。

如今,一个个设想成为现实,

龙泉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显著,

瓯江山水犹如仙境~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留槎洲由蒋溪与秦溪冲积汇成,位于龙泉市中心龙泉溪上,又名蒋秦圩。古传有仙乘槎泛水因留于洲,故名“留槎洲”。北宋学者苏东坡书“留槎阁”三字,高阁临空,亭姿雄伟,为宋代江南一大景观。

年,龙泉市留槎洲人文景观恢复工程顺利开展。由留槎阁、观景廊、中心广场、园林绿化、临江橡胶坝等组成的留槎洲水上公园主题公园于年基本完成并对外开放。

为进一步提高古城品质,龙泉市将留槎洲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列入名城提质“”工程。该工程总投资万元,工程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平方米,围绕“一轴”(留槎洲东西向对称景观轴)、“两环”(堤底环形步道及堤顶人行步道)、“三区”(休闲活动区、文化展示区、集散广场区三个区块)打造建设,包括槎头沧浪、寿苏广场、济川秋色、剑泉古井、剑泉广场、鸟语回廊、危阁斗牛、留槎书院、古戏楼台、演绎秀场、芦花飞雪等标志性景观节点。

“留槎洲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最大的亮点是西边的休闲活动区,通过对原有泳池、建筑的改造,建设留槎书院、古戏楼台、演绎秀场,届时演出活动可以在那里进行。”工程负责人季斌介绍。

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工程蔚为壮观

近年来,龙泉市先后投入4.1亿元资金,打造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园旗帜性项目,建造龙泉瓯江流域段桥梁、堰坝、堤防、生态滩地、江心岛屿等水利工程设施十余座,拟形成城市南北岸圆形闭环的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带,与沿河两岸人文历史景观完美结合,实现“水在城中走、人在画中游、瓷剑永相随”独有的龙泉气质。

龙泉瓯江绿道一期工程新建了集生态修复、河道整治、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沿江慢行系统和沿江绿化林带。两岸绿道将沿线各个景点、驿站、美丽乡村串联起来,成为市民在茶余饭后健身锻炼,驻足欣赏瓯江沿岸风景的好去处。

龙泉黄灌段景观工程将龙泉的山水情节与青瓷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在约2公里的景观带中以雕塑来还原龙泉青瓷的创作、制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展现青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地位。

江滨南岸文化长廊是龙泉溪城区段生态堤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长米。该项目以“剑瓷”“山水”等文化元素为主线,贯穿一个滨水带和四个景观节点,形成了集水景观光游憩、水文化体验、休闲慢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尚风情环线。

龙泉瓯江绿道亮化提升工程总面积有.1平方米,将龙泉溪城区段两岸建设为龙泉溪文化浮雕长廊。浮雕分“剑瓷名城”“泽润万民”“治水兴邦”“中华传统美德”“绿水青山自然风光”“龙舟主题”“历史人文典故”等7个主题。

历经风雨的济川桥、设计新颖的留槎洲大桥……龙泉溪段的12座桥梁犹如12条彩虹飞架瓯江两岸,成为连接龙泉瓯江两岸的重要交通脉络。为了体现山水灵动之美,东大桥和剑川大桥两侧安装了水幕,通过水、电、光等打造多种光影水幕景观体系。桥体两侧喷泉随着音乐节奏“起舞”,灯光、音乐、喷泉在夜色中流光飞舞,使龙泉城区夜景愈加璀璨。

用心呵护奔腾不息的一江清水

龙泉先后在水南、同心花园、城东、宫头及黄灌景观等完成堤防12处,总长度达10.8千米,防洪堤完全闭合于城区两岸。

随着堤防不断建成,龙泉生态环境不断完善。临江水电站及橡胶坝位于城区下游,水力发电既带来生态清洁能源,又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起到“以电养湖,以电养坝”的作用。橡胶坝则造就了人工湖。

近年来,龙泉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对瓯江流域进行全面系统管理。龙泉境内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山间水可直接饮用。

以水为媒,龙泉这座山水古城融入现代城市水利项目后焕发出全新风采,受到各方青睐,国际赛事等文旅体旅活动层出不穷,旅游收入逐年提高。 

有了湖,才有鱼的畅游、游人的垂钓、白鹭的栖憩;有了湖,才能再现龙渊花舟浆划瓯水波澜涌、端午华船齐比舟的场面;有了湖,人们悠闲漫步于绿道上、上茶街、一号码头、……这一切,展现了龙泉“水清可游、岸绿可闲、景美可赏”的山水小城特色。

“千山如翡翠环邑,一水似玉带中流。”

如今的龙泉溪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灯光秀绚丽多彩,长桥水帘如梦似幻;

溪江绿道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quanzx.com/lqsxw/1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