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聚丰园家庭农场位于龙泉市AAAA级景区中国青瓷小镇对面,如今桃子熟了,看上去品相都是很好的,请看图,吃起来也好吃。我确实是尝过。
想起来不得了,5月15日左右桃子就上市了,如果是油桃之类的早桃也算是早了,偏偏里面还有水蜜桃!水蜜桃一般七月份上市,他如今就有了,而且是很甜很甜的水蜜桃,这就是不得了的事情,这是科技的力量!
我5月23日下午拿了几个桃子,还没有来得及吃,24日因为省长检查准备工作出了点问题(以后会有叙述),紧张导致肠胃出毛病,吃不下,然后带回家,又出差,今天早上看到冰箱里的几个桃子,有点坏了。然后吃了一个,竟然很好吃,可以说非常好吃。
上市早,品相好,口感好,还有另外一个就是采摘期长。怎么会做到这一步的呢?这里面是科技的力量,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果树专家做出的贡献!
我帮忙邀请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谢鸣研究员与张慧琴研究员,两位老师是桃、猕猴桃、蓝莓方面的专家,浙江省应该是最牛的人了!
他们给引进不同的品种,并且多次亲临基地指导。
他们挑选的几个品种,从五月份吃桃子,一直可以吃到十月份,而且至少我吃的这个水蜜桃真好吃,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
当然桃子好吃,和当地的环境有关,龙泉环境好,这个基地群山环绕,但是采光很好,水源充足水质好,大量施用有机肥。4A景区青瓷小镇对面,如果去过就会一下子喜欢上。而且这次这老板定价一点不贵。
这个农场老板张志淼,他每次都是说:“李博士待我们如兄弟一样。”这个农场确实是花了很多心血。如兰巨乡杨志杰家庭农场,我们也是好朋友,战友一样,那里就没有那么费心思。
我帮他做了许多事,大概有那么几条(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用自己的知识尽可能的给他讲解、规划;有什么想法帮他查找。
邀请不同专家前往基地指导,蔬菜、茶叶、植保等等,甚至还有厨师,他那里成了农业人才的一个集散地;
帮他对接政府资源,帮忙找项目扶持;
帮助联系媒体宣传;
帮他寻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帮助邀请谢鸣、张慧琴等老师来指导,并且事后对接本地专家如农业局水果站、丽水农学院学技术。
帮他联系规划设计人员做效果图;
帮忙宣传;
花费了很多心思,现在总算有点产出,这个基地算是完成了一桩心事。
15年的时候认识基地老板张志淼,这是一个很老实内向,但是人又非常好的人,每天很忙碌。很不善于交流,所以做得也是比较累的。
举两个例子:第一次邀请谢老师前来,当初不熟,甚至我没有见过,我也没有可以动用的经费(因为这人是龙泉八都镇,农场在上垟镇,而我在宝溪乡挂职),都不敢去邀请。
我能做的就是等,等他们来丽水,我先跑到龙泉等着。没想到他们一点不介意,每次自己开车前往!这是我的运气,总是碰到最好的人!包括谢老师、张老师、张冬青老师等等专家真的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谢老师讲愿意把他最好的品种加上我的模型和控制技术放到这里做丽水第一甚至浙江第一。
可惜我严重拖后腿了!迟迟没有动工。
我没有动工的原因是没有经费支持。毕竟这些东西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成本比较高,看上去并不直接有用,所以没有做起来。
浙江省的很多政策都是很好的,比如农业基地很多基础设施都是政府帮忙完善的,主管人员也是很好的,但是需要对接,需要主动联系的。张老板这人没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去交流,所有的投入都是他来的,种苗、灌溉、机耕路、管理房、防火道、水库。。。全部是他自己投入的。做农业的,尤其是浙江,大家应该知道这种情况是极少极少的。
我曾经帮他往科技局申报一个项目,就是用我的模型和控制技术,科技局评审通过,需要现场考察。现场考察的时候,这老板确实忙,可能也是胆子小,不敢出面,委托了他的合伙人一个朋友出面介绍,这个朋友基本上没有来过基地,种的啥都不清楚,可想而知,项目是没有了。
帮忙联系一个小伙子帮忙出规划图,前前后后小伙子跟我打了很多次电话。。。这小伙子至今没有见过。
做成一件事,后面付出无数的努力。如今总算是有产出了,总算落实了一件心事。
但是这个基地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距离丽水最好的果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的努力,也希望大家好运,祝他越做越好!
放几张几年的桃花图片
感谢龙泉市农业局、科技局、上垟镇领导、宝溪乡朋友们,尤其是感谢我邀请过的专家朋友们!
科技特派员李博士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