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泉市新闻
龙泉市美食
龙泉市旅游
龙泉市地理
龙泉市人口
龙泉市资讯

龙泉故事会陈阿金学艺

陈阿金学艺

一生追求烈火中的艺术

PART1

最初打铁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我出生在温州永嘉桥头的一个小村庄里。在我很小的时候,因家庭变故,小学还没有念完,便一人来到龙泉。龙泉素以剑闻名,打铁铺随处可见。

为了能混口饭吃,我在西街打铁铺拜原金字号剑铺铸剑师张阿大为师,学习打铁和

铸剑,那年我13岁。刚到打铁铺的时候,师傅张阿大便对我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他告诉我,打铁这个行业,不仅需要有力气,能抡得起沉重的大锤,更需要过硬的技术,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允许出一点差错。

PART2

这些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在打铁铺的那段日子里,我苦练技术,烧火炉、拉风箱、锻打、淬火这些打铁的基本功;学得样样精通,我人生的转折点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年,我21岁了,龙泉成立了龙泉宝剑合作社,因为我会打铁,就被招进去做了锻工。

社里汇聚了当时许多铸剑名师,在这些名师的悉心传授下,我肯吃苦、好学,较快地掌握了锻、淬、磨等一系列传统制剑技艺,为日后的铸剑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月工资有36元,铸一把剑身2.52元,如果工作量超出还有超产奖。我从小饿怕了,为了拿到那部分超产奖,披星戴月玩命地工作,因此,我一个月就拿了元工资。在当时,这笔工资不仅超过了车间主任,甚至比厂长的工资都要高出很多。一做便是8年,生活的重压和苦难,练就了我一身的体魄与刚强。

PART3

年,中央军委要求龙泉宝剑厂制作一批外事礼品剑,我承担起了研发和制作任务。经一番潜心研制,我所制作的样剑因设计独特、制作精美,充分体现了传统龙泉宝剑的工艺特色而被选中,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词赞曰“龙泉神工”。

温馨说明:如有涉及文章或图片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quanzx.com/lqsxw/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