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去龙泉赏桃花,吃早枇杷,是成都人每年的惯例。
不过今年,赏桃花可以,吃枇杷却悬了。受年初霜冻天气影响,龙泉唯一一个大面积枇杷种植区——柏合镇枇杷大量减产,预计减产达7成。
而据记者了解,受霜冻天气导致枇杷大量减产的,并非只有龙泉柏合镇一地,另一枇杷产地仁寿县文宫镇枇杷减产也在7成左右。
果农发愁:
满园枇杷树,基本颗粒无收
艳阳高照的午后,65岁的果农李兴国来到屋后的枇杷地,指着满树干瘪的枇杷说,“换成往年,早种(枇杷)至少都有一两重了,再过十来天都可以卖了。现在你看,大的才拇指大。”
“每两年会冷一次。”种了30多年枇杷,李兴国也总结出了规律。他记得两年前冷过,于是在去年年底,天气还未急剧转冷时,他和妻子加班加点,为屋后两亩地的枇杷幼果套上了“棉衣”——一层泡沫网外加一层纸袋。
虽然前后忙了半个多月,但夫妻俩觉得值,这样枇杷幼果不会受冻,产量会得到保证。今年1月下旬,李兴国出门卖柑橘时发现,天气冷得车座椅都挂起了冰棱,这突来的严寒持续了一周。李兴国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寒潮刺破了枇杷“棉衣”,导致果实被大量冻坏。
“这霜冻来得太迟,要是早一些,我们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李兴国随手从枝头摘下一些枇杷,这些枇杷外表看起来完好,只是略显干瘪,但悉数剥开后,会发现内里都已腐烂,果核从原本的白色变成了黄褐色,“枇杷花开三期,期期挂果,这霜冻来得太迟,连最迟的果都冻坏了。等不到成熟,果子会全部掉落。也就是说,我们今年基本没有收成。”
李兴国说,往年枇杷亩产值在元左右,今年自家的两亩地基本没收成,损失在1万元左右,好在为枇杷投了保险,还能挽回一点损失。
价格预测
“20元每公斤都不一定买得到”
据龙泉驿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柏合镇是该区辖域内唯一大面积种植枇杷的乡镇。虽然目前未到采摘季节,但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无论是大面积种植还是零星种植,今年受霜冻影响都可能大量减产。
据相关部门统计,不算私自开垦荒地种植的面积,柏合镇枇杷如今的种植面积有亩左右,年,共产出枇杷多万公斤,销售总价达万元。但由于去年花季受阴雨影响,加上今年挂幼果时又逢霜冻,导致今年的枇杷大量减产。“我们预计,减产量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柏合镇农业办主任甘世才表示。
据了解,现在市面上已有枇杷售卖,但并非本地早种枇杷,而是产自攀枝花市米易县,售价多在25元到30元每斤左右。
据一位水果批发商介绍,以往再等十余天,本地早种枇杷就可以上市,落地价每公斤可能在9元左右。但今年,本地早种成果稀少,势必也会影响到旺季市场供应,涨价肯定是必然的,至于涨多少,那得看到时的行情。“我估计到时候,20块每公斤也不一定买得到。”这位水果商说。
周边:
仁寿县文宫镇:枇杷减产七成左右
3月1日,仁寿县文宫镇十家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杜从雪告诉记者,今年受霜冻雪灾影响,已经挂果的文宫枇杷减产7成左右,减产的7成中,约有6成绝收。杜从雪说,文宫枇杷种植面积在8万亩以上,亩产公斤枇杷,一直销路不错。受减产影响,枇杷价格可能会比去年高,很多种植户的收入都将受到影响。“有个种植大户徐学军,之前一年卖枇杷可以收入20万左右,今年可能只能收入3到5万元。”
来源:成都商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