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
教育的发展注定成为历史的见证
因为它书写出的每一笔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都在勾勒出新中国教育史上成长的画卷!
近年来,成都市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事业大幅度迈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伴随龙泉驿阔步东进的步伐
龙泉教育发展也日新月异
取得显著成就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成都龙泉教育
看看到底取得了怎么的成绩?
近年来,龙泉驿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质量、专注改革,瞄准补短、提质、创优三大目标,打好“学位攻坚、质量攻坚、品牌攻坚”三大攻坚战,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内涵发展、义务教育均衡特色发展、特殊教育全纳融合发展、普通高中多元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专业领先发展、民办教育规范错位发展、社区教育服务品牌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数说成绩
近五年总投入
综合荣誉
全国创造教育实践基地
四川省政府基础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区
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
四川省首批课改实验区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四川省规范收费示范区
全国幸福幼教实验区
四川省创建全国家长学校示范区
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四川省对口援藏先进集体
全国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成都市党员示范行业
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实验区)
成都市普高教育突出贡献
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
成都市普高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区
四川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发展规划
壹
教育均衡化——公平而有质量
年,全区仅有幼稚园4所、在园幼儿人,小学52所、学生人,中学1所学生人。
发展至今,全区有中小学幼儿园所,学生14万人;驻区高校13所,在校学生12.4万人、校外培训机构所。社区教育三级管理机构和三级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吸纳全民、多元现代的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贰
教育现代化——探索新时代教育新形态
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智能化应用融合创新发展,区域教育信息化已进入2.0时代。全系统已按网络技术标准建成了万兆到校、千兆到桌的全光纤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基础装备已实现生机5.6:1、师机比0.92:1、大屏幕交互式多媒体班套比1:1;校园电视台、直(录)播教学系统、3D打印、创客空间、探究实验室及艺体等新技术新媒体装备日益完善。编程,STEAM和创客教育等创新实践课程在全区各校呈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特色。
叁
教育国际化——让我们更自信
龙泉驿区教育国际化工作遵循“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原则,通过理念先行、课程引领、项目支撑,活动育人,不断丰富国际交流的形式和内容,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实现了规模向品质、单一向多元、活动向课程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全区教育国际化品质。
目前全区拥有美国、新加坡、日本、英国、芬兰和澳大利亚六个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境外培训基地;全区中小学实现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全覆盖;5所公办高中开设了韩语、俄语、法语等小语种课程,近三年有名学生被境外大学录取;区域推进32所STEAM试点校课程建设,于年举行龙泉驿区第一届STEAM中小学生挑战赛。
全区共计24所学校拥有境外友好学校,并积极开展双边交流,每年出访和来访总人次达余人次;积极推动职业学校引进境外课程资源,中德诺浩课程、韩国全州Vison数控课程、澳大利亚幼儿教育与护理课程、日本新能源课程、德国机器人课程以及奥地利汽车焊接实训基地已在汽车职校落地;西部国际研学基地在洛带建成,接待来自新加坡、俄罗斯、泰国、加拿大等地的师生,并承担了成都市部分中小学生周末研学活动和国际会议。
三年攻坚
70年来,教育攻坚锐志不改,服务能力全面增强。仅年以来实施学位“三年攻坚”,完工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36个,新增学位2.6万个。
规划到年,将实施教育建设项目69个。截止目前,已完工36个(含民办学校),新增学位个。
其中完成阙家幼儿园新建、黄土幼儿园新建等19所学位个(含民办13所学位个),向阳桥小学新建、青台山小学新建等12所学位个(含民办1所学位个),青台山中学新建、龙泉二中扩建等5所学位个。正在实施33个(含特教学校、红岭幼儿园等在建项目14个,百工堰学校等待开工项目7个,前期筹备项目12个)。其中幼儿园21所学位个(含民办1所学位个),小学5所学位个,中学7所学位个(初中个,职中个)。
教师队伍
近年来,龙泉驿区教育局始终坚持推进“引进补充、队伍管理、人才激励、关爱培养、退出转岗”全链条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体制改革,通过实施“双百计划”、“两自一包”、“绩效改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人才计划”、“名师工作室”等重点项目,全系统师资结构持续优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截止目前,全区有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余人,其中: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省、市特级教师(校长)56人(数量居全市首位),省骨干教师87人,市学科带头39人,市优秀青年教师72人,市骨干教师人,区学科带头人27人,区优青人,区骨干教师人,拥有高级教师余名(正高级教师9名),一级教师2余名。
下一步,龙泉驿区还将通过实施“优教龙泉卓越教师”计划,用3-5年时间,引进培育一批领军级的校长和教师,为“一山连两翼”的龙泉山时代提供坚强的教育人才支撑。
高质量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70年来,教育资源日益均衡,质量水平高位迈进。年提前一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创造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三性”教育、选课走班、普职融通、幼儿新体育课程、现代学徒制、学校“两自一包”管理机制、教育大数据应用建设、民办培训市场治理等一批重大改革经验。
坚持“聚焦质量、专注改革”总体思路,以厚植生本理念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三性课堂”大实践,实施名校培育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优质、内涵发展。
高中教育:多元优质,创新发展
按照“内涵、特色、多元”的普通高中总体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实施学校分类发展战略。通过聚焦新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育人大格局;通过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转变师生教与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通过聚焦学校国际化品质提升,为学生提供多种成才路径,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通过聚焦学校品牌创建,在“成都市领航高中、特色高中、综合高中”建设中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内涵发展
年,龙泉驿区成为中国教科院首个“幸福幼教实验区”,开启了龙泉驿区幸福幼教的实践探索。年,龙泉驿区成为“全国幼儿体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面启动了龙泉驿区幼儿体育教学改革;区域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成功纳入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项目,开始了龙泉驿区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积极尝试。
同年,西河镇第二幼儿园成功创建成都市一级园,全区等级园达所,占比81.3%。年,全区共有49名园长、教师受市区级表彰、8件作品获省市自制玩教具等级奖、3个课题获区首届教学成果奖。年,龙泉驿区成为省教育厅学前教育大数据应用试点单位,为龙泉驿区开拓学前教育管理新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民办教育:规范优质,错位发展
优化民办教育结构,新增优质民办学校3所;坚持以公民办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创新为重点,充分发挥民办教育信息服务监管(ISP)平台监管功能,构建师资队伍一体化管理体系、民办教育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近年来先后投入万元扶持民办教育,惠及全区余所民办学校(机构)。
年完成所民办学校(机构)常规年检;在全国率先推进并完成98所校外培训机构学科备案审核工作;完成5所民办中小学、90所校外培训机构质量管理综合评估;指导所民办教育机构完成行政审批,终止个办学点的非法办学行为。
职业教育:高位优质,专业发展
年汽车职校成功申报立项“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基地”,荣获“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能力显著增强,年汽车职校与成都航空职院联合创办“绿色智能汽车学院”,与吉利高原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获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坚持现代学徒制改革,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2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教学质量全省一流,办学经验在亚洲教育论坛、全国职教跨区域联盟等交流发言,接待国内和国际职教考察合作达多次,品牌影响辐射全国。
特殊教育:全纳优质,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全纳教育”“融合教育”,出台《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巩固“以特教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特教学校被评为成都市“送教上门服务先进单位”;3所学校资源教室被评为成都市首批“市级示范性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社区教育:服务优质,品牌发展
龙泉驿区社区教育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专注服务指导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转型,龙泉驿区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已成为龙泉驿区区域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又一新生力量。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为推进质量攻坚,于年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建全国首个“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最佳发展和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改变了唯分数评价方式,立德树人得到真正落实。改革实验纳入教育部专题学习课案例,在年全国校长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龙泉驿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决落实“三大攻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突出教育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功能,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加快建成“优教龙泉?教育强区”,积极推进“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建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