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往往撩拨起人们内心对宁静的渴求,古语云:“青木德盛、故草木萌发”。青釉瓷,也称青瓷,一直在古代的瓷文化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占据了整个中国陶瓷史的半壁江山,它平和含蓄、素雅静谧的艺术格调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诉求。龙泉青瓷因其秉承的厚重底蕴而闻名于世,以哥窑和弟窑为根脉,延绵了上千年,亘古不衰。
瓷坊林立的龙泉,如今已少了份祥和宁静,多了几分喧嚣。在郊区绵绵的山水间,南田草堂若隐若现,庭前奇松怪石、红豆盆栽、海棠春浓,堂前绿意盎然、天际广袤,云淡风轻。南田窑的手工瓷器就静静的诞生在这里。
南田窑主吴维清收藏了许多古代的瓷片,其中以宋代瓷片最为珍贵,当客人来时,他会静静的沏上一壶茶,品着金观音的茶香和客人一起品茶论瓷。二十年的潜心换来了南田窑手工青瓷现在的成就,但是,在他的眼里,宋代青瓷的高度至今无法逾越,失传的技艺、工艺和釉料配方已无从考证,要从上万种可能中找到唯一,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也正是他孜孜不倦的动力,因为艰难,所以卓越。
欣赏吴维清的南田窑手工瓷器要从器型、釉色、品质、意境、成品率等方面入手。南田窑的手工瓷器追求年代感,希望青瓷出窑的一刻便似经历千年的风霜般拥有沧桑感。而这份特质恰是宋代龙泉青瓷的共性,宋代哥弟窑都具有这种禅定后荡漾而开的意境感,内敛沉静,气质若兰。
南田窑手工瓷器传承了宋代龙泉青瓷极简沉静的制瓷观,同时借鉴仿制青铜礼器风格的浑厚大气。极简的格调散发出宋代尚文喜静的艺术追求,仿青铜礼器的大张大合,则凸显雄浑跌宕的尚武文化。
尚文的典型如南田窑的仿官七弦瓶。依据故宫博物院馆藏弦纹瓶真实比例创作,以白胎烧梅子青釉,多层是施釉辅之以薄胎用于追求无限近玉的温润绿色,连续烧制十几窑,耗时十六个月始而获得一件完美无瑕的成品,其余残次品尽数打碎。作品除了弦纹无其它纹饰,纯以釉色取胜,乍一看时不起眼,时间一长则散发出含蓄且难以言喻的朦胧柔意,宛若满腹经纶之儒士,承气于雅正,秉性于方圆,羽扇纶巾,飘忽若仙。
尚武的作品中多以大器型为主。器型以工整为重,手工拉制时力道须恰到好处,粗中有细。胎泥厚薄须均匀,过厚则笨重迂腐,过薄则变形失韵。胎和釉须自然融合,结合不当则易淌釉起泡。白胎泥,朱砂胎泥,铁胎泥所适釉水亦各不相同,烧制难度可见一斑。福羊尊是南田窑最具代表性的尚武作品,也是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羊自古有善良知礼,至忠至孝的诠释,《诗经*召南》云: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福羊尊器型大开口,肩配铠甲纹饰,腹部有羊首图案,雄壮大气,预示心怀仁德,驭万军于帷幄,为万世开太平。吴维清结合青铜礼器纹饰诠释仁者尚武,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的理念。
中国一直是尚礼的民族,也是农耕文化的代表。而恰是如此,缺乏尚武的元素。这或许也是吴维清的南田窑手工瓷器在追求宋代极致的艺术伦理时走仿青铜风格的原因。民族的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最民族的便是最世界的,这也是南田窑手工瓷器的精髓所在。
南田窑的手工瓷器是醉人的,有如那一抹烟翠萦绕,袅袅不绝,为喧嚣的龙泉瓷业注入了一丝宁静和素雅。
个人简介
吴维清,南田窑主,浙江龙泉人,自年起研究并收藏古代龙泉窑青瓷,现为浙江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龙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于年创办南田窑青瓷品牌,其作品福羊尊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威震四方等获第三届“明清居杯”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奖。作品《梅子青祥瑞兽耳瓶》于年9月30日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祥龙腾飞》于年12月18日被龙泉青瓷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如意香薰》和《鳌鱼炉》于年3月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其设计的青瓷造型上多取青铜礼器,配以象形耳、足等;或取宋代官器,追求线条的简洁流畅,器型装饰较少,多为釉面无纹饰,以厚釉装饰为主,体现温润如玉的效果。在釉色上,通过不同矿石试验不同的釉料配方,研制出独特的梅子青和粉青釉色。
部分作品展示:
《文曲盖罐》
年6月获第四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
《鳌鱼炉》和《如意香薰》
年3月参加浙江省博物馆“青出于蓝”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展
《铁胎直颈瓶》
年6月获第四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铜奖
《四羊罍洗》
年5月由第十七届()西湖艺术博览会组委会永久收藏
《如玉花觚》
年5月获第十七届()西湖艺术博览会金奖
《福羊尊》
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祥瑞兽耳瓶》
年4月获“明清居杯”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天子赏瓶》
年4月获“明清居杯”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铁胎渣斗》
年4月获“明清居杯”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象耳罐》
年3月获浙江省第三届青瓷传承与创新设计评比“铜奖”
作者:吴政羿蔡林珊
升级版“好龙泉” 欢迎投稿,详情可咨询小编。
投稿-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