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皇甫江刀剑收藏家,跨国公司中国执行董事,世界八大洋酒公司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顾问,著有《中国刀剑》一书。
皇甫江——
中国刀剑收藏教父舍我其谁
时下,刀、剑等冷兵器已经告别了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而成为收藏家的案头清供,在这些收藏家里以拥有多把古刀剑而被业界誉为“中国刀剑收藏教父”的广东收藏家皇甫江为最。而皇甫江在年富力强时将若干收藏名品捐赠给博物馆,其拥有的不仅是刀剑本身,更有对刀剑的虔敬之心。
文/彭军燕图/江演媚
皇甫江被广东收藏界称为“大哥”,其在收藏方面的建树和地位可见一斑。秋末一个温煦的午后,皇甫江身着一套材质考究的黑色唐装悠闲地坐在他夫人开的一间精雅的古玩店里跟《粤商》记者谈他的古刀剑,谈吐间不断涌现出“大哥”的气势和底蕴,且不论他收藏的数量庞大的古刀剑,只这份雍容淡定的姿态便与他“中国刀剑收藏教父”的名号相得益彰。
皇甫江在收藏界的大哥称谓不是浪得虚名,他的藏品种类繁多,从刀剑、珐琅器到腕表、袖扣、红酒等奢侈品,不一而足,其中他最喜爱也是最擅长的刀剑收藏最为业界所称道。历经16载,他收藏刀剑的足迹遍及欧美、日韩、中东、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的古董市场更是无一漏网,无论是博物馆、古董店、军品店、武器展还是收藏家私宅、跳蚤市场,只要获悉有古刀剑,他必求之一观而后快。在追逐藏品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清晰的收藏脉络,他遵循着中国古代冷兵器到中国古代钢铁冷兵器的收藏原则,藏品从战国以后开始直至民国。现如今他的藏品在国内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外国藏品有日本武士刀、印度乌兹刀、波斯圆月弯刀、德国大马士革刀等,中国藏品有强汉环首刀、盛唐大横刀、宋手刀、元马刀、明腰刀、清佩刀、民国抗日大砍刀等,其中不乏明代公卿佩剑、清代乾隆朝皇帝御用大阅佩刀等让历史学家艳羡不已的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绝品。
立誓持摸天下绝刃,与宝腾腰刀失之交臂图片说明:清代乾隆朝皇帝御用大阅佩刀。雁翎刀形,刀刃、刀鞘、刀柄几乎平直。刀身开双血槽,直汇刀尖,表面无任何锈蚀及锻折瑕疵,钢质极其精纯。装具皆铁制、鋄金,镂空浮雕缠枝花卉纹饰。刀鞘蒙绿色鲨鱼皮,刀柄缠明黄丝,贯明黄緌。
皇甫江之所以对刀剑收藏如此着迷,源于其儿时受到的家庭影响。皇甫江的父亲是沈阳某刀具厂的热处理专家,小时候他亲眼目睹了父亲对高温刀具进行淬火处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刀剑最初的懵懂认识。长大后他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曾向一位美籍华裔教授学习剑道,听教授讲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珍藏的东西方名刀绝剑时心动不已,年代初,他去欧洲时在巴黎法学导师处初次见到大马士革名刃,该刃铁条丝帛、遇锋而断,皇甫江视该刃为天物,此后他立誓要持摸天下绝刃。
皇甫江第一把真正意义上收藏的刀剑是其年在美国西雅图购置的德国索林根刀,当年他和父亲为了花美元买这把刀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收藏刀剑伊始曾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幸运的是做古玩生意的姐姐和姐夫对他的所做所为颇感兴趣,在姐姐和姐夫的支持下,他把刀剑转卖后赚了一些钱,此后他收藏刀剑一发不可收。收了18世纪马来克力士短剑后他又看中了波斯圆月弯刀,拥有波斯圆月弯刀后他又渴慕明代公卿佩剑,就这样在刀剑的寻觅和购藏之间他激情昂扬地度过了十几年。这期间他对刀剑收藏的体会愈发深刻:“人有人品,藏有藏德。刀剑收藏不仅可以提升人的艺术品位,也可以在收藏过程中丰富个人的文化内涵。得到一把好刀固然值得兴奋,但过程更有意义。”在收藏刀剑的过程中皇甫江逐渐意识到唯有刀剑才能触摸到他灵魂的深处,因此如果他得知某地有一把好剑,他会不遗余力地发挥所有的潜能寻觅到此剑并将之收入囊中。多年来他仅凭一己之力,几乎收尽了中国古刀剑,有时刀剑本身并无惊艳之处,喜爱文学的他却因为刀剑上的题词而将其收纳,在他看来,“这就是刀剑蕴含的另一种独特韵味——武的力量,文的精神,张弛之间获得完美的平衡。”
虽然皇甫江收藏刀剑几乎没走什么弯路,但也有错失绝刃、悔之晚矣的时候。年他曾与清代乾隆皇帝御制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失之交臂,当时他委托在法国的家人电话竞拍这把刀,由于未见实物他的拍前定价仅为10万欧元,最后一位德国私人藏家以11.4万欧元拍得此刀。心有不甘的皇甫江马不停蹄地赶到德国以求亲眼验证,当他持握抚摸腰刀后确定为真品,懊悔之余希望加一倍价格买下,但遭到拍卖行拒绝。年该刀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万港元被一名中国私人藏家买走,创造了世界古董刀剑拍卖的最高价格。故此皇甫江对“收藏遗憾”的定义是:“收藏最大的遗憾不是把假的看成真的,而是把真的看成了假的。”
人生如刀剑,历经坎坷最终回归简单
图片说明:18世纪波斯皇室乌兹钢仪仗斧。长86厘米,斧长22.1厘米,宽22厘米,重克。保存完美的波斯宫廷仪仗器,斧头以昂贵的乌兹钢锻造而成,手工錾刻花叶图案,中间以黄金错嵌。箍环处錾刻鸟雀纹饰,周围错银。手柄前部为三角矛形,精错白银纹饰,后为半圆。手柄通体錾刻螺旋花纹。乌兹钢矿脉已在十八世纪初被消耗完毕,工艺失传良久。
采访途中,皇甫江拿出一把色泽暗雅的阿拉伯风格的弯刀递给我,“你仔细看刀鞘,就会明白这把刀的奥妙所在”。我用放大镜仔细端详刀鞘,刀鞘上精致的镂空图案的底子由一道道细密的金丝编织而成,不细看根本领略不到这道工艺的美妙之处,怪不得著名的收藏家路德维希曾说过:藏品的美丽和价值,只有当你亲眼看到了,才能感知到。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知古刀剑的魅力,皇甫江想建座私人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目前拥有中国最齐全的兵器,可事实上博物馆的很多东西公众是看不到的,但是国外的博物馆,比如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公众可以预约时间接触到喜欢的东西。”皇甫江对博物馆的要求极高,“必须建在市中心而且是永久性的,交通必须便捷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当他在现实中发现自己的力量不足之后,决定把部分藏品捐给龙泉宝剑博物馆和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对这个大义之举他的说法是:“收藏的敌人是贪婪和占有欲,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应该战胜这些心态,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藏品之美,从而增加些许历史知识和人文情怀。”皇甫江的这个观点与他一直以来秉持的“收藏应当源于爱好和求知,不应该私人化”一脉相成,他反对把收藏之物据为己有,他认为:“这种行为会将某些研究推迟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唐太宗私藏王羲之的书法,致使后人分不清哪幅书法才是王羲之的真迹,唐太宗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做法情有可原,但如果现在的藏家依旧将藏品私秘封存,那岂不是历史的倒退,这些人虽然生活在现代,可是思想还停留在古代。”
经过十多年刀风剑雨的洗礼,皇甫江对自己在刀剑方面的造诣很自信,“我看过几十万把刀剑,掂过的至少几千把,用手一掂就知道真假。”他这项功夫光凭广博的专业学识是不够的,“要和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比如学者、私人藏家、做假货的甚至是流氓或倒卖文物的”,而这些经历在皇甫江看来是收藏家所必备的。阅尽人生之余皇甫江一直保持着每个月读30本书的习惯,“一般上飞机前我会买3本书,飞机上和家里的洗手间是我惯常阅读的地方”,皇甫江推崇中外经典名著且百看不厌,比如英文版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和《水浒》、《唐诗宋词》等中文经典书籍。
对于生活,皇甫江认为:“人生最终都要回归简单真实,我以前花四五万元做套西装,现在不追求这些浮华的东西了,我身上这套衣服穿了三年了,依旧舒适。”在朋友们还在吃海参鲍鱼时,他则“我昨天中午吃了个盒饭,今天早上吃了碗青菜面,觉得很舒服”。
皇甫江就这样在简单的生活里将古刀剑这个几近荒芜的门类变成了部分人的专属,他自诩“现在你再去收剑,乡下老农都能开出跟苏富比同样的价钱了”,可见他一直为之努力的古刀剑的价值已被国人认可,而他本人对刀剑的看法却始终如一:“刀剑把人类所有的智慧、美、恶、善都推向了极致,人生也像刀剑一样,历经坎坷但最终还是没有被折断,就像我的座右铭‘勇气是一把随时出鞘的宝刀,要放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皇甫江说话时的语气就像美国电影《教父》里教父科莱昂一样,平静中隐含着森森“剑气”。
皇甫江谈刀剑收藏机要
图片说明:19世纪不丹皇室短剑。不连鞘长37厘米,刃长25厘米,净重克。不丹在梵语中意为“西藏的边陲”,所以其兵器受西藏和中国影响很大。此剑装饰极其精美豪华,剑鞘和剑柄以纯银制成,并通体镂空龙、雀、佛、花卉各种精美图案和纹饰,表面很多处鎏黄金及镶嵌绿松石,手工可谓登峰造极。剑刃狭窄、锋利,保存上佳。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元是刀剑收藏的起步价,精品价位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花近百万元就可买到顶级藏品。其实不然,目前国内具有收藏价值的刀剑非常少,究其原因,一是年代的“大炼钢铁”运动,能炼钢的原料全都进了熔炉,包括很多有收藏价值的古代刀剑和近现代刀剑。二是目前留存下来的古刀剑,很多人误以为残缺度和锈蚀度才是古董的标志,以致古刀剑得不到妥善保护,国内古刀剑由此乏善可陈。
而且,时下在国内古刀剑的赝品铺天盖地,因此要想收藏刀剑,首先要了解古代刀剑的历史,包括年份、材质、用途,刀剑的长短与薄厚随着用途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刀形、剑格变化,比如明代以前战场上穿戴的都是厚重的盔甲,刀剑以厚重宽长为主,清代用了硬牛皮和少量金属作护具,刀剑相对轻薄些。其次要认识古刀剑的外装,刀剑经过漫长岁月的磨洗,腐蚀、破损程度不一,应该以实质刀体为主,刀装为次。具体收藏时则要注意四点:一要看品相是否完整,刀剑表面是包浆还是铁锈腐蚀;二要看艺术性和工艺;三要看装饰材料;四
是看年代。
文图选自《粤商》1、2月合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本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